“澳門發展長久受到土地的局限,互聯網時代爲澳門帶來重大的機遇,通過數字技術發展文化産業是澳門多元化的新出路。”近日,澳門電影協會會長蔡安安接受本報專訪。

  蔡安安出生於電影戲劇世家,他填補了澳門本土影業製作的空白,執導了澳門第一部獨立出品的電影《還有一星期》,也是他把澳門電影帶上了世界舞臺,他被稱爲——澳門影業第一人。

ysc02570

坎坷電影夢

  專訪在蔡安安珠海辦公室,也是他的家中進行。這裏給記者的第一感覺是樸素整潔,有條不紊。《大辮子的誘惑》、《夜盜珍妃墓》、《鶏毛信》等多年的泛黃劇照,形形色色的獎杯、證書錯落有致。它們泛著古銅色的微光,無不在訴說著蔡老師追逐電影夢的那段艱辛。

  蔡安安告訴記者,他一生所追求的不是金錢、不是名望,這輩子就是在做一場很長很長的電影夢。現在是一個商品社會,財富是藝術的目的,但絕對不是終點。

  蔡安安的電影夢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萌芽,1980年他提出了要辦中國第一家民營電影公司的想法。但當時中國的政策是不允許民營企業拍攝電影的,怎麽辦?

  爲此,他敢爲天下先當即給當時總書記胡耀邦遞交公開信,建議創辦民營體制影業公司,幷受到總書記的支持,蔡安安及業界人士獲得巨大鼓舞。可以說,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影業進入發展的快車道,蔡安安功不可沒。

  蔡老師很欣慰,雖然困難重重但終於可以啓動自己的理想了。他開始施展自己的電影理想,一邊卻又收到噩耗,公司允許成立,但政策依然禁止民營企業拍攝電影。

  80年代,改革開放進行的如火如荼。“既然內地不準,那就到特區去!”1983年,蔡安安懷揣夢想毅然南下深圳,結果發現“特區什麽都特,就是不能拍電影!”蔡老師再一次被現實無情打擊。

  既然不能直接拍攝,只好“曲綫救國”。那一年,他接受了籌備深圳電視台的任務,幷順利完成。可是,蔡老師的電影夢依然沒有實現。

  就在這時,珠海政府向他拋出了橄欖枝,表示可以嘗試拍攝電影!蔡安安驚喜異常,隨即辭去深圳電視台的職務,向著夢再次出發。

  1983-1984年間,他18次進出珠海,最終成立了珠海特區影視文化中心,這是一家中外合資的文化企業,幷一直延續到現在。

  蔡安安回憶道,“當時的珠海跟現在可是大不一樣,基本到處都是樹林和稻田,即使現在的吉大也是稻田一片。從深圳過來要先坐車,在當地遇到河流就讓農民擺渡,進一次珠海往往要倒騰車船十來個回合,基本上早晨出發晚上天黑前才到達。”

  民營企業不允許拍,合資公司總可以吧。然而現實再一次跟蔡安安開了個玩笑,中國長期施行計劃經濟,電影作爲意識形態的産品,受到中宣部的高度重視與管制。蔡安安被告知,絕對不允許拍攝電影。

  希望再次落空,現實無情的在繼續,蔡安安追尋的電影夢幾時才有轉機,他不清楚,也沒有人知道答案。

  此時的他望著海灣對面的近在咫尺的澳門,又萌生了一個新的想法。

ysc02570

  “內地不能拍電影,我就到特區去,特區不能拍電影,那就到境外!”一九八八年,一路追夢的蔡安安萌生了到澳門拍電影的想法。

  一九八九年一月,蔡安安只用了幾個月時間便辦好了移民手續。也就是那一年,澳門開始有了本土的電影産業。

  蔡安安移居澳門後和他弟弟蔡元元成立了蔡氏兄弟(澳門)影業有限公司。經過選本、籌資、定演員一系列準備後,他們籌資一千萬元拍攝的《大辮子的誘惑》面世,受到市場的追捧。

  該影片當時在國內影院拷貝達到三百多份,可以説是一個巨大的成績。但遺憾的是,該片雖出彩,卻沒能爲蔡氏兄弟帶來經濟上的收穫。

  脫離了體制的束縛,蔡安安大展拳腳,其又先後出品《夜盜珍妃墓》、《還有一星期》填補了澳門電影産業空白的同時,還在百花電影節、葡萄牙費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、美國費城國際電影節等國內外多個評選中斬獲殊榮。

冀政府扶持發展文創業

  談到當今澳門的電影發展,蔡安安有些擔憂。“拍電影可以比作三子登科,包括“本子”、“票子”和“班子”,有了這三個基礎才能完成作品進入市場,最後才有回收。這是一個片子成功必經的三個階段。”

  “澳門電影産業本身比較薄,現在是四缺:缺本、缺錢、缺人、缺市場。”蔡安安告訴記者,“但這些是很好解決的,像資金、市場都不什麽問題,關鍵在於政府怎麽引導。”

  蔡安安指出,澳門是東西方文化的匯聚地,在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。《大辮子的誘惑》通過講述葡人與澳門本土姑娘的愛情故事大獲成功;《還有一星期》將視角投射到土著澳人的身上,以普通的民衆爲關注對象,真實地再現了澳門中下層民衆的喜與憂給觀衆留下深刻印象;這表明澳門的文化是廣泛受到世人認可的。

  特區政府需要政策引導,促進本地電影發展。人才跟上了,劇本、資金的問題都可以解決,拍出好作品在全球播映,市場的問題也就不存在了。

  關於回報,蔡安安給記者舉了兩個例子:如今美國的文化産業産值已經占到國內生産總值的約四分之一,成爲僅次於軍工行業的第二大支柱産業;韓國和日本先後在上世紀90年代提出文化産業概念,並制定“文化立國”戰略,現在一部熱播的韓國電影營收可能是三星集團一年的生産總值。

  澳門有五百多年的歷史,東西文化在此碰撞。它存在很多吸引市場的地方,同時背靠大陸市場,非常適合發展電影産業。

  蔡安安指出,“發展電影不需要大片土地支援,同時也符合澳門多元化的建設,可以説是少有符合澳門發展的産業。特區政府應投入大力氣鼓勵、引導企業在澳發展電影文化産業。”

  他也強調,人才方面亦不可忽視。澳門需要創造良好的氛圍,培養出本土的優秀人才才能讓産業持續健康的發展。

發佈於: 2013-07-18 澳門商報記者 蘇玉